制片小组负责后期,分配得比较闲散,主要是有一些专业知识和人脉的人,除了负责后期还有其它工作。

    十几人组成一个临时的剧终,在休息日都聚集在一起讨论一下微电影的步骤,计划,还有定位。

    首先,先寻找剧本还有演员。

    一群人在开放的讨论室里,肖岚为了每个人都对这件事重视起来,特意租用了培训机构空下来的教室,有座椅,投影,白板等设备,配合书写讨论。

    肖岚核对了人员,等到人员都到齐后就开始讨论。

    组合拼凑的长桌两排坐满了人,肖岚坐在长桌头,后面有着白板。

    已经入夏,肖岚穿了白色T恤和米白的中长裤,把一头长发全部绑起成一团,干净利落。长期使用电脑导致近视的肖岚戴上金属框架的眼镜,面对众人始终有着恰当的微笑。

    “大家在,一个培训班相想必也相互认识了。”

    “各个小组的组长也都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我们主要是讨论微电影的构思,我们现在有三个剧本可供选择,大家先来讨论一下。”

    肖岚的剧本来源是制片小组的组长提供,制片小组的组长的途径广泛,拜托北影上戏的朋友帮忙寻找微电影剧本,经过筛选得到了三个比较好的构思,肖岚也对此很满意,但没有完全定下微电影剧本。

    现在讨论主要还是应该选择哪个构思来拍,难度怎么样,挑战大不大,剧组的人可以做到什么程度。

    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可以了解每个人的能力范围,让肖岚对每个人员都有个初步了解。

    肖岚给每个人发了三个剧本的简版,让每个人认真阅读做出相应的选择。

    三个剧本的主题分别是情爱,悬疑,灾难。

    按理来说,微电影的大致主题一般都会选择青春剧,后面两个想法倒是因为新颖被肖岚收入了选项之中,她不希望走别人的老路。

    短暂的阅读过后,讨论开始。

    “看完了,现在大家说一下想法。”肖岚发话。

    助手李龙一调整了滑下鼻梁的眼镜架,首先说了自己的想法:“我觉得青春情爱比较好一点,好拍。现在大多数的微电影都是抒发青春的情感,我们如果拿来练手是个不错的选择。”

    “确实,我对于青春微电影有一定的了解,在高中的时候组织过一部小成本青春微电影,后期我可以做好,可以不用再请人帮忙剪辑了。”制片组里面的一个组员说。

    “ON!ON!ON!”副导周鹏晃晃手指,提出了不同的意见,“我认为吧,这个悬疑应该是更好的,它的构思很新奇,让人耳目一新。再说,你能想像一个比赛里面全是青春剧的样子吗?我们在里面没有任何辨析度!就是因为大众的选择是那样,我们才要与众不同!”周鹏常年居住美国,性格比较活跃特殊。

    李龙一对周鹏的直接否定回应说:“创新是好,但我们需要有能力才行。悬疑片对我们的镜头和后期都是挑战。”

    “没有挑战怎么进步?”周鹏反问。

    “虽然构思不好,我们可以在其它地方着手,把其它做好,也是可以脱颖而出的。”李龙一试图劝说周鹏,维护自己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