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李的闺女曼雯满月正值六月,也正是地里的庄稼要水要肥料的时候。

    自然人们都把庄稼活儿放在首位,毕竟农作物的长势直接影响着收成。收成关系着庄稼人的收入,收入的多少决定着生活水平的高低。

    学文家的玉米刚浇了一遍水,这几天玉米长势旺,草也追着玉米的势头长着。

    这天一早迈远娘对学文说:“地里庄稼快荒了,你去收拾庄稼吧。我抱着迈远去新成家就行,这时候大家都忙,他能理解的。”

    “他自然是能理解的。可咱迈远满月时人家两口子都来了,咱不能因为赶上农忙就缺了礼数。”

    学文说这番话时一种老生常谈的神态,这状态像极他那已经死去多年的父亲。学文每次以这种状态说话,只要被母亲看到,李氏总会说起学文死去的父亲。

    秀芳却从不把学文说的这些,当年被公公挂在嘴边的话当成什么至理名言。

    她对学文说:“我看你是不想干,借着这个情由,你好偷懒。自从有了迈远我看你是越来越懒了,如今连自家的地都懒得收拾了。

    你瞧我的脸,跟你了这些年,看你把我折磨成什么样了!先说好,农活儿我是不干了。孩子还小,我得照看着,今年你别想再让我顶着毛巾陪着你在日头底下受罪。”

    学文见媳妇生气了,他和颜悦色地说:“也没让你帮我干,本来今年也不打算让你帮我。

    这赶上事儿,人家老李对咱们的事用心,咱不能对人家的事糊弄吧!地里的活儿就耽误一天吧。明天,我起早去干。”

    接着学文对媳妇又是一阵子的软言温语,秀芳这才勉强同意他一起去老李家。

    学文把积攒了半个月的鸡蛋都装进了笆斗里,笆斗子上面盖了一层红布,他把笆斗子挂在胳膊上擓着,另一条胳膊抱着只穿了一条肚兜的小迈远。

    秀芳跟在后面,她穿上了学文特意跑到市里给她买的高跟鞋,她一扭一崴的走在坑坑洼洼的土道上。

    走在路上学文一直担心她摔倒。

    来时学文不建议她穿高跟鞋,可她坚持穿。学文不愿因此又拌嘴,只要随了她的意。

    几百米的路,十来分钟的道愣是让秀芳当成了模态的梯台。

    可这十多分钟一直晒在太阳底下,秀芳却一句怨言也没有。

    她只抱怨这路该好好修修之类的话。

    吃饭时老蔡再一次提到了在迈远过满月那天他说过的话;他说:“迈远满月那天老李媳妇抱着学文儿子脸都乐开花了。

    当时我说假如她跟老李有了闺女就跟学文儿子订娃娃亲。不曾想,果然被我说中了。不知道到你们两家还有没有这意愿?”

    学文不搭话,他看着媳妇秀芳。

    老李只是呵呵地傻笑。

    老蔡指着学文说:“学文,你给个痛快话。你们家是儿子,得主动提。”老蔡笑笑又说:“你不会不愿意吧?难道你是嫌弃孩子她爹?”